• <strike id="yggmg"></strike>
    <strike id="yggmg"><input id="yggmg"></input></strike>
  • <ul id="yggmg"><sup id="yggmg"></sup></ul>
    <fieldset id="yggmg"></fieldset>

      歡迎訪問鄭州科瀚環(huán)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

      ?萍加邢薰竟俜骄W(wǎng)站

      行業(yè)動態(tài)
      您所在的位置:

      粉狀活性炭溶劑回收操作流程

      瀏覽量: 點擊次數(shù):527 更新時間:2022-09-14   時間:2022-09-14

      科瀚環(huán)保粉狀活性炭溶劑回收過程是由四個基本階段構(gòu)成:吸附,解吸
      ,干燥和冷卻
        (1)吸附
        吸附過程可持續(xù)到從炭層到吸附區(qū)出口
      ,使之達(dá)到極限的放空濃度
      。選擇吸附器的尺寸和物流速度時,要保證放空前
      ,炭層的操作時間與操作周期相吻合(例如
      ,如是8h白天操作,夜晚進行再生)
      。然而
      ,很多情況下是臨近放空時,就必須轉(zhuǎn)換到第二個吸附器(并聯(lián)設(shè)備)
      ,轉(zhuǎn)換過程可用手動或者借助時間繼電器來完成
      。*好是利用濃度傳感器控制的自動控制系統(tǒng)
        (2)解吸
        飽和活性炭的再生主要是在120℃~140℃,利用水蒸氣進行
      ;在處理高沸點溶劑的情況下
      ,則要求相應(yīng)較高的蒸汽溫度。解吸時
      ,可用萃取方法從上至下洗提一部分溶劑
      ,直至達(dá)到炭層的終溫。因此
      ,在很多情況下需謹(jǐn)慎地進行解吸
      ,這對易分解的溶劑極為重要。有時還可見到在炭層中具有保證外部加熱的輔助加熱裝置
      ;在這些情況下
      ,可減少蒸汽流量,增加冷凝液的濃度
      。通常為了加熱系統(tǒng)和解吸溶劑,僅需要一半的解吸蒸氣
      ,而大量的蒸氣用于洗脫
      。這種關(guān)系在很濕的活性炭上可能會有變化,因為解吸活性炭上所吸附的水
      ,需消耗大量的能量
        因此,在從具有較高相對濕度的空氣中回收溶劑時
      ,或者在利用濕蒸氣作為解吸劑時
      ,裝有炭層的吸附器的生產(chǎn)能力會有所降低。因此蒸氣耗量與被提取的溶劑量之比
      ,僅在評價解吸程度時才有意義
      。通常從經(jīng)濟觀點出發(fā),解吸過程可在達(dá)到一定殘余容量的條件下中止
      ;在二次回收循環(huán)中
      ,應(yīng)考慮到原始吸附能力的降低。在大多數(shù)情況下
      ,以蒸氣解吸30~40min已足夠
      ,極少見到用60min的情況;某種程度上
      ,這與所用蒸氣的濕度有關(guān)
        (3)干燥
        在以蒸氣置換解吸過程結(jié)束時,活性炭的孔隙和炭料顆粒的間隙均被水蒸氣所飽和
      ,這大大降低了二次循環(huán)中大量溶劑的吸附
      。因此
      ,炭層應(yīng)當(dāng)干燥,通常以熱空氣和干燥氣來實現(xiàn)
      。因為在設(shè)備的死角和炭料顆粒間的空間內(nèi)仍有殘留溶劑
      ,盡管已被解吸,但還沒有從吸附器中逸出
      ,所以在干燥時應(yīng)進行短時間的溶劑排空(幾秒鐘
      ,*長也不過1~2min)。溶劑放空的尾氣可利用設(shè)備結(jié)構(gòu)改進措施來實現(xiàn)回收(封閉空氣回路
      ,多級吸附裝置)
      。為實現(xiàn)深度回收,必須注意從炭層中排出全部剩余的濕氣
      。在有剩余濕氣氣體存在的情況下
      ,潮濕的炭顯示出影響排空量的趨勢,這對易揮發(fā)溶劑的回收來尤其突出
        (4)冷卻
        在干燥之后
      ,是炭料層的冷卻階段,至少要冷卻到40℃
      。溶劑與熱炭的接觸可導(dǎo)致裂解或氧化的放熱反應(yīng)
      ,在極限情況下,這些放熱反應(yīng)可引起炭料層的局部過熱和自燃
      。冷空氣的耗量與吸附器結(jié)構(gòu)的關(guān)系是1t活性炭需耗用20~200m3冷空氣
       


      頁面版權(quán)備注
      本文版權(quán)歸 鄭州科瀚環(huán)保科技有限公司 所有
      ;本文共被查閱 527次